因為我姐說想看,禮拜六一大早就去看了《小美人魚》。雖然網路爭議不斷,但我也想實際看看成品如何。就如同我上一篇文章所說,不要當雲觀眾,免得被當成黑粉或酸民,就算要罵也得看過再罵(誤)

因為我姐說想看,禮拜六一大早就去看了《小美人魚》。雖然網路爭議不斷,但我也想實際看看成品如何。就如同我上一篇文章所說,不要當雲觀眾,免得被當成黑粉或酸民,就算要罵也得看過再罵(誤)
馬提在電影中曾說:「只要能被需要,那就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了。」對於任何作品或事物,只要它滿足人們的需求,就能夠證明它的價值所在。因此,我們需要一部像《王立宇宙軍》這樣的電影,這就是他存在的價值。
如果世上只能用一種方式呈現這部作品,那麼原作小說絕對是最棒的載體。事實證明在電影上映後《鏡之孤城》的小說在各大通路已經需要調貨。電影帶動原作銷量代表宣傳是成功的,但電影本身適不適合完全獨立來看呢?
原本沒打算三刷,因為想瞭解的細節二刷就已經看完,主要是對全台只有一座的DolbyCinema感興趣,看到FB網友狂推,好像不看一次Dolby Cinema會對不起自己一樣,於是就決定衝了。
看完《鈴芽之旅》後在串流重新回味了一次《你的名字》和《天氣之子》講一些重看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。
二刷《鈴芽之旅》4DX,覺得有好多細節我都搞清楚了。網路說法眾說紛紜,這裡將會以我腦洞大開+實際考察的推測為主,不保證正確。
《鈴芽之旅》是動畫導演新海誠編劇兼執導的動畫電影。本片為新海誠的第八部動畫電影,也是繼《你的名字》、《天氣之子》後,第三部牽涉災難題材的電影,被稱作新海誠的《災難三部曲》
《首爾怪談》是2020年Netflix上的影集《韓國都市怪談》相同班底製作的電影,並且演員陣容也大多由韓國偶像組成。電影由10個短篇組成,故事一樣以「怪談」為主題展開,
《僕愛君愛》致我深愛的每個妳、致深愛妳的那個我是日本作家乙野四方字所著的兩本科幻愛情小說。這篇我將以「電影為主、小說為輔」將這兩點進行補充說明。
《後空翻少年》是東日本大地震災後的10周年特別企劃「永遠應援。Project 2011+10…」的三部作品之一,希望能藉此鼓勵曾經歷過這場災難的任何人。
因此這部動畫的標語是「笑的越多次,跳得就越高;哭過越多次,就會變的越強。」
電影《微笑(Smile)》是帕克菲恩編導的恐怖片,該作也是導演的首部電影處女作。
蘿絲卡特是名心理醫生,某次診療一名病患蘿拉時,從對方口中得知她正被一股無形的力量迫害,那個東西會偽裝成身邊認識的人,並對自己露出詭異的微笑。